“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是第一资源力,机制是第一原动力”,这是南宁建宁水务集团下属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水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斌元经常提起的一句管理名言。徐斌元自担任公司总经理以来,团结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主动顺应改革形势,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凭借企业家的魄力和胆识,带领全司员工实现了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斌元
突出战略重点
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徐斌元同志躬耕水务事业30余年,有着丰富的水务技术、运营管理经验。曾亲身参与了2006年绿城水务改制设立、2015年绿城水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9年绿城水务第一次完成非公开发行股份等一系列值得载入企业发展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在严峻经济形势和激烈市场竞争中,徐斌元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破旧立新的气魄,带领绿城水务走出解放思想、革故鼎新、探索突破的发展轨迹,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在南宁市国有企业改革大潮中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
徐斌元(右三)在供水保障工作一线指导工作。(苏泽洋 摄)
在他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绿城水务由成立之初只有5座供水厂、1座污水处理厂,总生产规模104万立方米/日的中型企业,发展成为目前拥有供水厂8座,污水处理厂13座,总生产规模344.2万立方米/日的大型水务企业,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绿城水务的改制上市模式,打破了公用事业主要依靠财政补贴的单一投融资模式,为南宁市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新的积极探索,同时水务基础设施的大跨步发展也为南宁市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深化内部改革
增强创新驱动力
进入到“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又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面对国有企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传统机制沉疴,徐斌元大刀阔斧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向改革要效率、要效益。在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中较早完成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精简总部机构近11%,职能部门分流减员28人。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把握按需设岗,岗适其人,岗变薪变的原则,开展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变革员工晋升模式和渠道,执行与企业效益挂钩的绩效考核方式;在下属子公司推行经营层契约化管理,健全完善子公司内控制度,强化子公司的管控,增强子公司谋发展增效益的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实现创新重大突破,与多家高校、科研工作单位合作,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发展硬核实力。
徐斌元(右)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代表共同为水科学与技术创新联合研究中心揭牌。(蒋菱 摄)
“三项制度”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激发了企业活力。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1亿元,同比增长34.89%;实现工业总产值20.17亿元,同比增长33.03%;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5.05亿元,其中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0.5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7.49%。合资成立二次供水专业运营公司,进一步进军二次供水市场;收购流量仪表检测公司,产业链不断完善延伸。
精抓企业管理
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徐斌元总结形成了独到的“严细实精深”企业管理法,通过严抓安全、细抓经营、实抓人才、精抓管理、深化改革,构筑企业保障力、创效力、创新力、管控力、驱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他从降本增效,提质发展出发,通过有序推进市区老旧管网改造,引进专业听漏修漏设施设备,多管齐下降低漏损率;组织水厂技改挖潜,完成河南水厂挖潜改造等11项工艺设施设备技改;在三津水厂、陈村水厂试点实施6S精益化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投资1.1亿元大力实施智慧水务规划建设,22个供、污水泵站完成远程自动化改造,公司“智慧水务”项目入选自治区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建立产学研联盟,成立“水科学技术与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公司的污泥处置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专利零突破,2022年,公司科研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三等奖;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减材料、缩环节,28项用水业务实现网上办理“零跑腿”,推行“首问负责制”“项目经理制”“三零”普惠服务和24小时自助服务,助力南宁市获得用水指标连续三年排名位居广西前列,推出的邕城“水管家”系列服务品牌深得用户好评,企业美誉度不断提升。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令人惊叹的成绩背后,是徐斌元带领的绿城水务人栉风沐雨的辛勤付出,是不畏艰难险阻的探索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绿城水务将以水为笔、擘画未来,朝着成为国内一流的水务投资运营商的宏伟目标,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文字:陈茵)